欢迎来到必博官方网站网站!
    教学管理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结会暨2013年大赛工作研讨会成功举行

    【作者:sxg】 【发布时间: 2012-10-21】 【点击量:

    高举改革旗帜       促进大赛发展

    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做总结发言并主持了此次会议

      大赛网讯(记者 花晓夏)10月11日上午,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结会暨2013年大赛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洪天云、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王扬南、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欣、中国职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来泉、财政部干教中心副主任王庆阁、中华职业教育社原副总干事陈光、全国供销总社科教部副部长沈青等主办方代表,以及各赛区、赛项和合作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葛道凯司长主持。
      葛道凯司长用三句话对大赛工作进行了生动描述。第一句为“忆往昔,尽职尽责,团结协作,搭建平台”。他说,面对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赛,大家深感责任重大,精心准备。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部门,所从事的主要领域也不同,但是在大赛上大家都有高度的共识,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高技能的人才,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大家不分你我、团结一心,使大赛成为一个展示的平台、宣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第二句为“看今朝,积极进取,创新不辍,节目多彩”。尽管2012年的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大家始终保持着要把大赛办得更好的心态来做每一件事情。大赛的诸多创新,使组织的制度化一步一步地扎实地往前走,使在这个平台上展示的节目精彩不断、丰富多彩,就像职业教育一样,非常有活力,非常贴切社会、贴近生活,一点都不枯燥。第三句为“想未来,信心满满,任务艰巨,唱响品牌”。对此,葛道凯司长说,我们有前面五年的办赛基础,在未来有信心做得更好,但是要做好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艰辛的奋斗。“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我们的办赛目标始终不变。要把大赛变成职业教育的标志性品牌,能够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并使之具体化。他说,五年来,大赛成绩突出、前景广阔、任务艰巨,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赛一定能够越办越好。
        会议期间,葛道凯司长还讲述了大赛期间自己亲闻亲见的小故事,活跃了会场气氛,也让大家感受到大赛及职教的魅力。


    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王扬南做2012年大赛总结及大赛未来三年的规划

      王扬南副司长从三个方面对2012年大赛进行了总结。首先,2012年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界的积极参与。大赛的赛事规模再创新高。参与主办的单位由去年的16个增加到今年的23个,赛项数目由55个增加到96个,参赛选手由5038人增加到近万人,参赛队伍达4000支。同时,行业企业深度参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所有96个赛项均由行业参与组织和指导,企业参与实施,行业企业专家全面参与比赛的设计、命题和裁判工作。其次,本届大赛的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筹安排科学合理。2012年为改革的过渡时期,是承前启后的一年,2013年基本实现大赛的可控自主运行。大赛首次实行分赛区机制。同时,今年的大赛扩大了国际交流、提升了国际影响,以观摩、考察、体验、友谊赛、邀请赛、顾问等各种方式吸引了国外职业教育学生、教师、企业代表等相关人员参与大赛。天津的15个赛项的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大赛影响力不断扩大。最后,大赛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化水平的提高。大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以制度形式确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宗旨和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行业参与、监管制度。在2012年大赛制度建设基础上,修订完善其他竞赛组织与赛事管理制度,力争三年规划期内实现大赛各主要流程均有章可循。
      对于大赛未来三年的规划,王扬南副司长从规划基础、指导思想、规划目标、主要任务、赛项计划、服务与宣传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他认为,大赛要以公益性、普惠性、专门化为原则,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赛事规律,统一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手段,加强赛事顶层设计,完善赛事制度建设,健全赛事组织机构,进一步提高全国大赛的专业管理水平、提高赛项质量和专业覆盖率,提升全国大赛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大赛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性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技能比赛、省级院校技能比赛和全国大赛选拔赛以及校级技能竞赛和选拔赛组成的大赛体系。同时完善赛事制度,包括加强监管、界定参赛资格、明确组队方式、严格比赛奖励和巩固分赛区制度,分赛区的承办权利三年有效,并不断扩大分赛区的规模。对于赛项计划,原则上每年举办的赛项总数控制在70项左右,新设项目的数量总体上控制在赛项总数的25%,同一专业的同类项目隔年举办,力争三年期内举办的边塞项目总和覆盖中、高职专业目录的所有大类,二级专业覆盖率达到40%。在大赛的宣传方面,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大赛资源的转化和服务工作,加强社会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刘欣致欢迎辞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刘欣在致辞中,对全国行业企业领导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巿教育厅(教委)负责领导的出席表示欢迎,并感谢社会各界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支持。
      在会议上,大赛同期举办的活动会议相关负责人及分赛区代表分别做了总结发言。
      教育部职成司教学与教材处李一扬对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进行了总结,本次展洽会重点展示转化为企业产品和市场商品的学生作品,约有50个校企合作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来自十余个行业,期间校企间的洽谈活动广泛开展, 25对学校和企业参加了校企合作签字仪式,同时展示内容进一步丰富,新增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成果、学生书画作品、国际职教成果等展示内容。展洽会加大对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的宣传力度,彰显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国家民委科教司处长周晓梅对2012年“全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在总体情况和活动成效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她说,展演活动由“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现场循环演出”、“学生技能实作演示”、“学生作品展览”四个模块组成,是继2011年成功举办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后举行的。同时,参与的省区范围不断扩大,参展参演人数也不断增加,来自河北、四川、云南、西藏等19个省份、52所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代表队,共26个民族成分的700多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展演活动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民族职教品牌效应正在显现,对于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职成司德育处副处长黄辉对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座谈会”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座谈会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对以创新精神推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做出了部署。座谈会分析当前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总结、交流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路和做法,探索职业院校德育创新的载体和途径,以案例汇编、平面展板和视频等形式展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创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作为今年大赛最早开赛的赛区,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学校校长杨吉泉代表2012年大赛贵州分赛区进行了总结,2012年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大赛在“贵州最美茶乡”贵定县云雾镇举行,本届大赛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深化教产合作和校企合作,传承茶叶制作传统工艺。比赛项目积极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包括绿茶、红茶、青茶三大类,共四个项目。杨吉泉校长说,“有的选手与茶叶生产一线的技术师傅不分上下,选手在赛场上崭露头角,有水平、有实力、有特色,选手在这次手工制茶中大放异彩。”大赛弘扬了民族茶文化,积极培养茶叶生产加工技能型人才,推动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012年大赛江苏分赛区是除天津主赛区以外的最大分赛区。江苏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尹伟民代表江苏分赛区进行了总结。江苏省严格遴选了8所承办院校,所有承办院校均为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单位,同时有最好的专业和最好的产业环境,江苏省除了以最优条件办大赛外,对大赛周密安排,以最高水平完成赛事任务;多管齐下,以最大视角展示职教形象。大赛期间,江苏省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大部分承办院校还同时举办专业建设研讨会、报告会、校企合作洽谈会、学生作品展、现场观摩体验等活动。承办大赛,极大地促进了分赛区赛点学校的事业发展。


    入场前,葛道凯司长兴致勃勃的观看大屏幕播放的赛事集锦回放

      会议间隙,通过现场大屏幕,组委会还特意安排了大赛及同期活动视频集锦的回放环节,与会的专家、领导及各方会议代表饶有兴致的观看了系列视频集锦,重温了大赛的盛况和风采。


    2012年大赛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工作者颁奖
    总结会上,与会领导还为2012年大赛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向获奖代表颁奖。
    微信公众号
    移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