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为要:强化专业实战水平
【作者:sxg】
【发布时间:
2009-04-23】
【点击量:
】
提升内涵发展的质量 提高适应发展的能力 师资为要:强化专业实战水平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建设有方略



|
|
一批学生的成功,背后支撑的肯定是优秀的教师;一所学校的成功,是由一支整体水平高的优质师资队伍成就的。 如何凝聚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激发提升办学质量的巨大热情?东辉对教师培养展开了一系列制度化建设,从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培育新人的力度和弘扬师德的深度及专业能力的厚度,作了全面的规划和有效的实践。 面对现状,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推进“智慧、责任、奉献”师德建设工程和抓优秀班主任、专业骨干教师这两支队伍为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为目的,实施了东辉师资提升工程。 师德建设:倡导“智慧、责任、奉献” 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和灵魂,稳步推进“智慧、责任、奉献”师德建设工程,形成了东辉的特色。建立健全了师德制度,制订教师应尽的师德义务和要求;建立了奖罚机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增强其荣誉感,并与晋级、评聘挂钩;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培训,配备带教教师,把师德教育寓于教师业务培养之中;建立学校内外师德监督机制,鼓励学生、家长评价教师师德,形成督促师德建设的良好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断鼓励教师自我加压,严格自律,提高师德修养的同时,用现代精神充实思想,完善道德,修养品质。“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已成为每一个东辉人的共识和践行目标。 学校明确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和谐校园是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评选“十佳师德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构建和谐校园、实践微观教育公平”征文和编写师德小故事等系列活动,树立起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师德典型,弘扬了“智慧、责任、奉献”的东辉精神,2007年度学校有8名教师获得市、区园丁奖光荣称号、9名教师获得浦东新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通过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学校的师德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为提高办学质量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点评:教师才能的最大发挥,是与师德高尚紧密相连的。 适应课改:明确“三个掌握、一个参与” 学校对教师提出了“三个掌握、一个参与”的要求:掌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使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掌握一定的教育学与教学理论,并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取舍教学内容;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开发新的课程,且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学校通过创造学习条件、加强政策导向、搭建展示平台和建立教师发展档案等,加强对优秀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 点评:引导教师做一个智慧型的学者,学校的要求既立足长远,又脚踏实地。 多种途径:力推“树、建、带、推、倾” 学校贯彻“树、建、带、推、倾”的五字方针,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开放式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打造“学习型”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2007年学校有13名教师获得浦东新区职业学校“双师型”优秀教师的称号。2007-2008年有6名教师参加了饭店服务与管理、国际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服装设计等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9位教师参加了市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近几年,学校派出大量专业课教师到银行、港口、外贸公司和高星级酒店等进行实践活动,基础课教师进行见习活动,了解企业用人的能力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选送部分教师分别到上海金融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教育部职教中心等进行专业培训。 学校还与行业教育部门合作,在教师队伍中培养了高级经营师、技师、高级酒店服务员和高级商业营销员等31人,中级多媒体制作员、中级经营师、电子商务师和中级酒店服务员等46人,软件工程师10人,取得反假币上岗资格8人,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师4人、国家级测评员2人。选送出国参加专业实践能力培训15人。 在学校的带动下,不少教师进修获得了国际礼仪指导师(高级)、房地产经纪人、导游、调酒师、计算机工程师、会展师和化妆师等职业资格证。 点评:各有所学,人有所专,教师队伍是能盘活的。 关注课程:指导一线教学 近年来学校除了出台多项制度政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外,还专门召开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明确“关注课程聚焦技能”的内涵发展理念,展开一系列加强队伍建设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年来,从课堂教学、学科研讨、专业发展到教育科研,共邀请各界专家开设各类讲座22次,拍摄教学反思录像课200多节,开设市区级教学公开课100多节,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2次,取得了积极成效。学校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四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7人获各类奖项。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反思能力,使课堂教学进一步适应学生发展和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学校围绕市评优活动的主题——“做学一体探究新教法”,特制定《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2007年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方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初评和复评活动,在2008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五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中,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7人获各类奖项。另外,自启动课改实验工作以来,学校有17名教师通过了高级职称的评审,有4人成为上海市“双名工程”名师后备,有2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23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 点评:教学岗位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最基本的渠道。 科研引路:提升专业能力 目前,学校不仅有个人、教学部和校级课题,还有区级和国家级课题,初步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局面。其中区级以上课题有《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与实践》、《打破地域界限,发展职业教育——沪外合作教育新模式实践与探索》、《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基于情境教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时事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运用“任务教学法”培养职校学生的职业能力》、《职校教师对品德不良学生教育转化策略的研究》和《“过程综合评价体系”在<营销>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究》等。2006-2008三年间学校教师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的文章超过200篇。 点评:研究和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校,才会有生机与活力。 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出台了《教师进修培训条例》、《校级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在培训经费、任课经费上给予了倾斜,努力在课改实验中“鼓励干的、促进看的、处罚等的”。学校还对教师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把“德、能、勤、绩”的综合考核改为“常态考核+项目考核(动态)”,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 点评:鼓励先进,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校长心语 教育的重心是学生,质量的核心是师资。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学校的发展是与教师的发展相联系的,学生的成长也是与教师的成长相攸关的。 因此,东辉的办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东辉的办学要有特色,教师要有特长;东辉的学生要有出路,教师要有专长,在推崇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相统一的今天,教师要身先士卒,示范引领。 (李文亮)
来源:文汇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